華南理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輕化工研究所教工黨支部:“三融合”黨建模式助黨支部建設走深走實
華南理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輕化工研究所教工黨支部:“三融合”黨建模式助黨支部建設走深走實
來源:【中國食品報】
華南理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輕化工研究所(以下簡稱“輕化所”)是由陳樹功和張力田等教授在1984年建立并大力發展的教學科研機構,建所之初便成立了教工黨支部。在39年的發展歷程中,輕化所教工黨支部始終把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作為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的政治保證和力量源泉,多次獲得華南理工大學先進黨支部稱號。
支部黨員在對口幫扶的孔美村開展精準扶貧調研
近年來,輕化所教工黨支部秉持“以黨建促教書育人、以黨建促科研社會服務”的理念,堅持“四個面向”,緊抓廣東省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創建契機,落實落細“三會一課”制度,盡職盡責立德樹人根本使命,聚焦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積極用好雙一流學科在教育、科技、人才方面的綜合優勢,構建教學、科研、社會服務“三融合”黨建模式,著力打造學習型、責任型、服務型、質量型高校基層黨組織,實現黨建和業務工作雙雙邁上新臺階。
強化學習固信念
著力打造學習型基層黨支部
理論學習是塑造黨員干部大格局、提高政治站位和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徑。
輕化所教工黨支部嚴格落實規定動作,通過專題培訓、實地學習、書記帶頭學習等方式,引導黨員堅持理論學習,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
同時,緊貼時代發展和干部學習特點,在開展支部黨建學習活動時,邀請對口聯系的校院領導、支部書記、支部優秀黨員做學習動員和政策文件解讀,并緊跟新形勢、新思想,定期學習,使理論學習常態化,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和作風,弘揚改革創新精神,做改革創新的實踐者。
扭住關鍵轉觀念
著力打造責任型基層黨支部
輕化所教工黨支部將觀念從“重業務、輕黨建”轉變到“抓黨建、促發展”上來,充分發揮“關鍵少數黨員”的引領示范作用,增強支部黨員對黨組織的認同感、歸屬感和榮譽感。
牢固樹立“抓黨建不離中心工作,抓業務不離黨建工作”的指導思想,堅持把黨員培養和學科建設融為一體,堅持走在教學、科研、社會服務中培養人、鍛煉人的育人新途徑,形成了結構合理、戰斗力強的黨員隊伍和學科梯隊;同時,充分發揮先鋒模范和組織凝聚的作用,形成了具有文化和風氣傳承的老中青傳幫帶機制。
先鋒引領強組織
著力打造服務型基層黨支部
為積極發揮優秀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輕化所教工黨支部引導黨員在教學科研生活中亮出黨員身份、立起先進標尺、樹立先鋒形象。
輕化所教工黨支部在黨建樣板支部建設過程中,帶領黨員群眾,充分利用高校平臺資源,發揮高級技術人才優勢,讓科技服務于國家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在科技抗疫、科技扶貧、科教援疆中貢獻了專業力量。
“廣東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蘇健裕自博士畢業就參與扶貧工作,扎根鄉村扶貧10多年,足跡踏過廣東梅縣、云南云縣、廣東惠來孔美村等地,助力華南理工大學連續六年獲得“教育部直屬高校精準幫扶典型項目”,相關經驗被收錄到國務院扶貧辦《中央單位定點扶貧案例》。榮獲“優秀援疆干部人才”稱號的朱思明作為援疆先鋒,積極組織支部黨員共同援助喀什大學建設食品科學與工程本科生專業課程體系,承擔了食品質量與安全導論、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與預警、食品安全檢驗學等多門本科生課程的教學任務,既支援了喀什大學的教學工作,也為“慕課西行”貢獻了力量。新冠疫情初始,“廣東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胡松青帶領團隊緊急科研攻關,改造升級RT-PCR檢測用關鍵酶制劑,為抗擊疫情作出貢獻。
守正創新重實效
著力打造質量型基層黨支部
一是黨建質量提升。支部工作運行順暢,支委協同工作機制完善,黨員發展、教育培訓、黨費收繳等工作規范有序,支部活動成效良好,多次受到華南理工大學黨委表彰,支部3名成員獲校級“優秀黨支部書記”“優秀黨務工作者”和“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20年,支部入選廣東省第三批“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并于2023年4月順利通過結題驗收。支部耿予歡獲得華南理工大學2021年“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基層黨支部書記素質能力大賽三等獎。支部黨建案例在2022年度校級基層黨組織“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優秀黨建創新案例評選活動中獲得優秀獎。
二是育人成效突出。支部黨員緊扣“落實全員育人,做合格黨員教育工作者”的時代使命,充分交流討論如何在日常教學和思想政治工作中踐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探討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貫穿到教學、科研和教學管理服務的全過程,發揮“三全育人”在大學人才培養中的作用。目前,支部已在普通生物學、食品分析及食品安全與檢測等多門本科生主干課程的教學上引入“課程思政”內容,反響良好。支部黨員帶領本科生勇奪2018年“歐倍爾杯”首屆全國大學生食品工程虛擬仿真大賽總決賽一等獎,支部黨員申益作為班主任帶領2017級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食品營養與健康班榮獲華南理工大學“校園十佳班集體”。
三是傳幫帶作用明顯。支部新老黨員教師建立1 1導師制,定期開展教學、科研經驗交流,依托國家級教學科研平臺,圍繞中心工作開展教學創新和科學研究,取得良好效果。如,支部黨員帶領團隊先后獲得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專利優秀獎、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和廣東省科技成果推廣獎;教學團隊成果《食品專業類人才創新能力提升的探索與實踐》獲得“2019年廣東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四是服務社會有效。支部黨員積極響應“鄉村振興”國家戰略的總要求,主動作為助力鄉村振興。支部組織黨員積極投身到科技扶貧、科技助農工作中,已累計派出31人次前往云南、新疆、貴州和廣東多地欠發達地區,通過援引公司新建深加工基地、利用新技術開發新產品等多種方式,賦能鄉村振興,承擔了與邊遠地區、重點行業相關的國家重點、重大研究開發任務,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獲多個國家、省部級榮譽與獎勵。(劉周慧子 朱良)
本文來自【中國食品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